Monday, November 27, 2006


Term
-Beliefs & Expectations
我們對每個目標都存在有期望跟一個信仰,相信我們自己能夠去達到我們所預期或不能達到此所預期

-Performance
實際做的成果,一個事實

-Motivation & Consistency
介於自己預期跟實際的表現是什麼呢? 需要的是動機(motivation),一個讓你去執行的動機 接下來執行的時候,會去評估Internal(你所想的)跟external(外在的事物)的一致性(consitency)

-Interpretation
自己對實際成果的解釋,一個內心的dialogue,一個內化的動作
形成合理的解釋有兩個動作
objective :對實際結果這個物件的解釋
subective:你的信仰哲學對這個物件的解釋,這個解釋將修正我們的信仰哲學跟預期

Example
我們可以舉兩個例子(Pessimistic v.s. Optimistic)來說明這個Model,假設這兩個例子都有同樣的目標(goal)
目標:2007年要賺100萬台幣淨收入

Pessimistic
-Beliefs & Expectations:我覺得可能做不到我設定的目標
-Motivation & Consistency: 由於我認為我可能做不到,所以我的動機顯得不是那麼的積極,在評估外部的狀況時會尤其留意負面的壞消息導致你的motivation薄弱
-Performance:2007年只賺10萬淨收入
-Interpreation
Objective:這個事實告訴我,果真如我相信的,我真的辦不到
Subjective:算了,我辦不到

Optimistic
-Beliefs & Expectations:我很有信心我可以做得到
-Motivation & Consistency: 我有很強的動機想要達成這個目標,因此我開始評估整個實施的可能性
-Performance:2007年只賺10萬淨收入
-Interpreation
Objective:為什麼會失敗,我要從那邊改進
Subjective:恩,可能目標設太高了,如果設一年目標淨收入70萬,經過上次的經驗的改進,我一定可以達到

由上面這兩個例子,可以發現

1.相同的目標跟結果,但是卻有對該事件不同的解釋,這將促使這兩類人後續做的決定都不同
樂觀(optimistic)的人可以為他的生活給予一個正向循環,悲觀的人則否

2. "Get Real"可以在這討論
樂觀的人雖然有時他的目標設定過高,但由於樂觀的人具有高度的信仰,高度的動機,會一直對現實做修正,最後會修正到信仰跟事實是相等的
悲觀的人因為常常得不到很適當的修正導致他們經常只有一次循環就放棄了

3.我們失敗的次數可能不夠多,悲觀跟樂觀的人對失敗的詮釋,也很不同
樂觀的人往往不在意的失敗的次數,他在意的是每次失敗的修正是否能夠達到他的預期
悲觀的人不願意一直嘗試失敗,導致他的人生常常沒辦法達到他的預期,因為如此,機會常常因此從自己的身邊留了過去

learn to fail; fail to learn

4.Interpretation這個動作在我們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做正面的解釋跟負面的解釋決定全都在我們身上

THE GOAL Team

No comments: